中考期間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是同等重要的。學生除了要抓緊時間好好復習外,飲食上也是需要注意的,飲食不當會造成心理上的負擔,對學習的狀態也會影響,所以家長要嚴格把控好學生的飲食,保證他們正常的營養搭配,不要吃過飽也不要吃刺激的食物。那么,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下中考期間的飲食習慣。
中考期間的飲食習慣
1、早餐要吃好
一個合格的早餐首先要保證有富含豐富碳水的主食, 可以給大腦和神經提供必需的能量。其次還要有奶制品,從中補充充足的鈣質,可以促進體內部分酶的活動,參與神經、肌肉的生理活動和神經遞質的釋放,有助于考生保持敏捷的思維能力。但是!有乳糖不耐受的同學一定要慎重,以防進了考場出現“一瀉千里”的尷尬狀況。
2、午餐七八分飽
午餐對于一天的考試來說是最重要的,但不應該大吃大喝。當我們吃得很飽時,身體就會把消化作為身體的主要工作,相對而言大腦中的血液循環就會減弱,非常不利于冷靜思考和用腦。考試期間切忌吃過于油膩和辛辣的食物,不僅會讓身體疲于消化,還會影響考生思維。
3、晚餐清淡易消化
晚餐要清淡、營養,不宜吃太多肉類。可攝入油脂偏少的食物,多吃蔬菜,適當吃些粗雜糧,如小米、玉米、糙米、紅薯等。粗雜糧富含B族維生素,可以調節考生的精神狀態,改善睡眠質量,緩解緊張情緒。飯后可以選擇一些新鮮果蔬來幫助消化,最好在睡前1~2小時進食。
中考期間如何應對
1、問:覺得第一科考砸了情緒受影響怎么辦?
答:考完的科目就要立即放下,你感覺答得不好的地方也許并沒有錯,也許只扣幾分,并不會影響大局,沒必要因為芝麻而丟了西瓜。另外,如果你感覺題目難,那么其他同學的感覺可能也是一樣的;你不會的,別人可能也不會。
2、問:考試不會控制時間,因此而慌亂怎么辦?
答:有的考生怕時間不夠用,急三火四地搶時間,結果往往出錯。凡大考時間都比較充裕,不需要刻意提高答題速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失誤。答題時要按照慢、慢、快的原則,第一個慢是審題要慢,看清每一個題眼;第二個慢是思考要慢,把這道題的解題思路想清楚,想完全;兩個慢過后就可以快了,快速而準確地把結果寫在答題紙上。
考試看的是整體的分數,學生要有大局觀,不要覺得一門考不好其他科目也沒有信心,其實一科沒考好對整體的影響是可以挽回的。學生應該忘記這些不愉快,多進行后續考試的準備,其他科目的分數高一些也是可以是整天分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