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第十中學怎么樣、好不好,大家可以通過獲取學校獲得的榮譽、辦學、宿舍條件、報讀優勢以及專業體系等信息來全面的了解,通過邦博爾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信息可以了解到,大慶市第十中學的綜合辦學實力是很不錯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的相關內容。
一、大慶市第十中學詳細介紹
1、大慶市第十中學教師管理
學校大力加強教師的業務培訓,轉變觀念。積極推進學習型校園制度建設,努力探索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方法、新途徑。通過邀請專家講座,派教師外出參加培訓、定期開展校本培訓等多種方式實現了對全體教師的通識性培訓、課程標準培訓和新教材培訓。認真組織新老教師幫教對子活動,提升了新教師的業務能力。學校堅持“兩手抓”,引導職工樹立起危機意識、發展意識、拼搏意識。科學謀劃,制定目標,加快發展。結合校情集思廣益,制定了學校十二五發展規劃,并提交教代會討論通過,引領今后五年學校的發展。緊緊圍繞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一重點,著力推進特色校創建和校園文化建設,細化目標和流程管理,一抓到底,抓出成效。領導干部和教職工的綜合素質和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形成了團結和諧、互幫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風氣。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心先進黨組織、黨風廉正建設先進集體、文明單位、模范職工之家等榮譽稱號。2010年9月,學校被黑龍江省教育廳授予“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合格學校”。
2、大慶市第十中學辦學特色
學校大力推進“四步目標教學法”和“知、會、實、精、變、省”六字課堂教學要求,優化課堂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以年級組、備課組和教研組為載體,積極開展教學研討、成果展示等系列主題活動,實踐和體驗“四步目標教學法”的成效,大力實施骨干教師示范課、青年教師引領課、新教師匯報課,使骨干教師充分發揮引領作用,給青年教師提供展示的機會,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同時,學校還成立課堂指導委員會,加強對常規課的檢查和指導,制定了詳細的評價標準,切實對課堂教學的有效監控。教研、科研注重校本,引導教師立足學科、立足課堂,加強對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的研究,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幾年來,學校高考成績不斷提高,一表和二表進段率和人數都逐年突破,2011年我校學生汪美琪獲油田教育中心理科狀元。中考進入省級示范高中的人數也連年攀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贏得了家長和學生的信任,社會美譽度不斷提高。高考連年培養率獲得大慶市第一名。
3、大慶市第十中學辦學優勢
大慶市第十中學是會戰初期為解決鉆井工人子女入學難而創辦的學校。從建校之日起,學校就得到了以王進喜為代表的老一代石油工人的關懷。王進喜同志親自參與了學校的籌建工作,他組織工人為學校焊制的一副籃球架,被同學們親切的稱為“鐵人籃球架”,學校至今還在使用。大慶市第十中學占地面積6.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分為初中部和高中部,建有體育館和標準塑膠田徑運動場,籃、排球塑膠運動場。擁有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微機室、語音室、美術室、音樂室、科技活動室、多功能電教室、圖書室和閱覽室,開通了校園網和全品高考網、學科網等優秀的教學網絡,教學設施齊全,功能完善。大慶市第十中學堅持“弘揚大慶精神,踐行自我教育;傳承鐵人精神,體驗成功快樂”的辦學理念,堅持把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內容,構建了初一年級至初四年級的“自知”“自行”“自愛”“自信”教育和高一至高三年級的“自省”“自立”“自強”教育的“自我教育”德育體系。深化課程改革,積極更新觀念,轉變方式,從學生實際出發,提出了“六字教學要求”和“四步目標教學法”,穩步提高教學質量。學校積極進行制度創新,提高隊伍管理水平;優化育人環境,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以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建校鑄魂,發揚老一輩大慶人的優良傳統成為一代代十中人敬業愛生、求實奉獻的不懈追求。
4、大慶市第十中學宿舍條件
學生寢室是標準的學生公寓,上下床,有衛生間,寬帶等,配套設施一流。空間寬敞,光線明亮,干凈整潔,并且還有單獨的衣柜和浴室,非常的方便,具體分配情況根據學校安排為準。
二、大慶市第十中學評價
校友評價:大慶市第十中學重視學生心理問題,能夠及時了解學生,改正其不足。努力完備學校設施,重視學生德才,學校環境氛圍較好。
校友評價:大慶市第十中學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嚴格的學校制度,老師對學生很負責,并且學校有豐富的課外活動,學校的植物很多,空氣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