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四川省宣漢中學坐落在巴山南麓、洲河之濱、紅三十三軍誕生地——宣漢縣城,被譽為“巴山深處桃李園”。學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16年(民國5年)的“宣漢縣立中學”,但其文化根基可追溯到1573年(明朝萬歷元年)的“來鹿書院”。迄今已有100多年的辦學歷史、近450年的文化根基。是“四川省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國縣域百強中學”和享譽全國的“川渝名校”。學校占地面積198畝,校舍建筑面積7.6萬平方米,綠化面積5.2萬余平方米,體育運動場地2.5萬平方米。現有12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8032人,在崗教職工481人(其中,正高級教師6人、特級教師5人、省名師3人,省市縣骨干教師166人,省市縣學科帶頭人96人,研究生學歷83人)。先后有52人獲得國家、省級“優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系統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教育質量】
宣漢中學為大專院校輸送了4萬余名合格新生,3000余人已獲碩士、博士學位。近年來,學校教學成績斐然。高考本科上線數及上線率、重本上線數及上線率、600分以上的人數及比例、北大清華及其他名校錄取人數等均居全市之首,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估位居全省前列。2019年,本科上線2502人(含一本1084人),15人被清華、北大錄取。2020年,本科上線2562人(含一本1095人),15人被清華、北大錄取。2021年本科上線2403人(含一本1155人),14人被清華、北大錄取,1人考取了空軍飛行員。三年被北大清華錄取的總數排名均為:全省總體第7名、縣域中學第1名;全國總體第95名、縣域中學第2名。學校先后被中國科學院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暨南大學、西南大學等名校授牌為優秀生源基地學校。
【辦學業績】
宣漢中學以“立德樹人,為國育才”為辦學宗旨,秉承“馬思邊草、雕盼青云”的校訓,確立了“惟實惟新,積健為雄”的辦學理念,孕育了“堅卓弘毅,自臻超越”的宣中精神,彰顯了“立體育人,人文塑魂”的辦學特色,形成了“自強日新,儒雅文明”的校風、“仁愛閎遠,志篤業精”的教風、“崇德尚真,敦學敏行”的學風。學校數百年來謨猷圖強,萃川東英才而教育,春風化雨,文運昌盛,培育了數以萬計的學子。有征戰疆場的開國將軍:曾旭清、王廷海、蔡長元、陳挽瀾、李永悌;有叱咤風云的商界精英:何光全、符光明、劉興春、汪洋、汪大海;有出類拔萃的文體哲賢:劉伯駿、侯爵良、錢杰林、唐華;有為民服務的政界要員:王直哲、徐世群、康蓮英、劉忠國;有鞠躬盡瘁的紅燭英豪:符光耿、朱定國、陳中軒、向本春、謝謙;有妙手回春的杏林圣手:張正健、杜先林、王更利、王存川。更有“雛鳳清于老鳳聲”的清華北大學子:2017年——2021年有64位學子考入清華、北大。
【教育科研】
宣漢中學堅持“科研興教,內涵發展”。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推進教師“教、培、研、訓”同步發展,設計了“合格教師—優秀教師—教學名師—專家型教師”的職業生涯成長通道,呈現出“守正出奇,風采各具,百花齊放”課改新生態。主研課題《以美術活動課程為載體的縣域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實踐研究》被確定為四川省2021年度教育科研重點課題,《精準教學理念下信息技術與高中化學創新融合的路徑與方法研究》被確定為2021年四川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立項課題。有英語、數學、物理等學科的10項課題被確定為達州市2021年度教育科研項目。其中3項課題申報獲得2021年教育科研階段性成果一、二、三等獎,省級課題《老少邊地區農村高中開展陽光體育活動設計與實施》順利結題,并榮獲202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成果二等獎。四川省第十四屆中小學自制教具活動中,張志兵選送作品榮獲一等獎,并將選送全國參賽.
【主要榮譽】
學校在2021年成功入選“中國縣域百強中學”。先后榮獲“四川省文明校園”“全國基礎教育質量管理示范學校”“全國基礎教育改革示范學校”“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衛生先進單位”“四川省高中新課改樣板校”“四川省德育先進單位”“四川省校風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