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載學宮,百年遂中
遂寧中學辦學歷史悠久,從唐大歷年間創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即遂寧中學前身,學宮、書院時期。唐大歷年間,遂州刺史喬琳創立學宮于城南,“薦升張九宗為學官”,首開遂寧教育之先河。在唐代,第一任學官張九宗即提出了較為先進的教育思想。到了清代,張鵬翮則將其具體表述為“崇儒重道,右文宏化”,清末邑令鳴謙在張九宗、張鵬翮的基礎上給書臺書院(遂寧中學前身之一)確定了“善助化導,明體達用”的辦學思想和“卓然為當代偉器”的辦學目標。這些豐富的教育思想深刻影響了遂寧中學的文化基因,學校“詡文明,助化導”的辦學理念和“明體達用,卓然為當代偉器”的辦學宗旨都是從學宮、書院的教育思想中繼承而來。
1905年廢科舉,辦新學,在舊式學宮、書院基礎上興辦縣立高等小學堂,結束了遂寧中學舊學的歷史,開創了遂寧中學新學之先河。自此之后,遂寧中學跨越式的發展,由小學而發展為縣立男子初級中學——縣立男子中學。1950年2月,縣女中整體并入縣男中,而成為遂寧中學。1951年春,私立涪江女中、私立精一中學的初中部合并而成立遂寧私立聯合中學(校址在原涪江女中內)。遂寧中學高中部與涪江、精一、明恥及潼南中學高中部合并,由文廟遷至三元宮,改名遂寧高級中學。1952年,遂寧私立聯合中學整體并入遂寧高級中學,校址設三元宮與城河北巷(原涪江女中校址)兩處,恢復“遂寧中學”校名,并沿用至今。
二、與時俱進,勇立潮頭
進入新世紀以來,遂寧中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目前,遂寧中學是遂寧地區唯一一所市直屬公辦十二年一貫制學校。早在1953年,學校就被省教廳確定為全省14所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1963年,郭沫若先生欣然為我校題寫校名;八十年代被譽為全省中學教育的五面紅旗之一;2003年成功創建“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現稱為四川省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2023年被評定為“四川省引領型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學校體育工作示范學校”“四川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學校整體布局為“一校三區”,分別為育才校區、介福校區和高新學校,現有在編教職工五百余人,在校學生七千余人。2022年4月,遂寧中學與成都石室中學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加入石室中學教育集團,以高新校區為突破,試點“兩自一包一探索”新機制(管理自主、聘任自主、經費包干,探索激發辦學活力新模式)。2023年5月,遂寧中學利用介福校區舉辦小學部。遂寧中學小學部與初中部、高中部一起,構成“小、初、高一體化”的K12培養模式,為遂寧中學試點機制創新、探索公辦學校激發活力新模式提供堅實的支持,切實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