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文化名人郭沫若英名命名的樂山沫若中學坐落于鐘靈毓秀的沙灣城區,背靠巍巍綏山,面臨滔滔大渡河,創辦于1957年11月,原名為“四川省樂山縣沙灣中學”。郭沫若生前十分關心學校的發展,1965年為學校親筆題詞并題寫校名。1997年,經省教育廳批準,學校更名為“四川省樂山沫若中學”。學校于1998年建成“樂山市重點中學”,2003年建成 “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13年被命名為“四川省二級示范性普通高中”。近年來,學校被授予“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四川省陽光體育示范學校”“四川省文明校園”“四川省校風示范學校”“四川省中小學實驗教學示范校”“四川省傳統體育項目示范學校”“四川省綠化示范學校”“樂山市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2017年被授予“海軍潛艇學院生源基地”(樂山市唯一一個)。
作為沙灣區唯一一所普通高中,沫若中學是全區的龍頭學校和窗口學校,是樂山市普通高中辦學優秀級學校。學校占地面積105畝,現有43個教學班,學生2000余人,教職工170余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58人,一級教師64人,省市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40余人。
近年來,沫若中學在省、市領導的親切關懷和教育主管部門精心指導下,在沙灣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全體全面發展、個體優化成才”辦學理念,積極適應教育實施分類教育,實現了學校跨越式發展。學校教學質量多次榮獲樂山市教育局一、二等獎,藝體教育連續兩年獲全市一等獎。高考成績連續多年取得“高出口”的佳績:繼高雨浩(2008年)、王鈺歡(2013年)考入清華大學,蔣朝陽(200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陳顯慧(2009年)、吳松(2010年)考入北京大學,姚月心(2014年)、徐凱(2015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謝佳俊(2014年)考入空軍航空大學,白蕓(2016年)考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李子涵(2017年)考入南開大學,許霄峰(2017年)、張真(2018年)、胡文杰(2018年)考入海軍潛艇學院,姚奕君(2018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艾科君(2018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之后,2019年,我校588人參高考,高考成績再次刷新歷史記錄:重本硬上線80人、上線率14%、優生鞏固率達143%;本科上線370人(硬上線240人、藝體雙上線130人)、上線率63%,本科上線率再創歷史新高;優生何雨蝶以624分名列全市文科第8名并考入華東師范大學。
科技創新工作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獎勵: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二峨山大熊貓痕跡的考察與思考》榮獲第28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科技實踐活動全國三等獎和四川省一等獎;學生參加四川省第五屆中小學網絡系列活動機器人十人迎面接力競賽,榮獲二等獎;學生參加四川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暨科研類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2016年榮獲團體總分第1名,2018年榮獲11項獎勵。參加全市青少年航模節活動連續四屆獲全市高中組團體總分第1名。
沫若中學注重加強對外交流,多次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到學校講學,拓寬師生視野,提升師生素養;學校與日本千葉縣市川市市川教院締結為友好學校,與海軍潛艇學院共建“生源基地”,與四川師范大學共建“課程研發與教學示范基地”,樂山師范學院共建“教師發展學校”。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沫若中學正以校園整體搬遷工程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管理隊伍和師資隊伍建設,實施精細化管理,加大教育教學研討力度,健全完善教師激勵機制,實現學校“軟實力”與“硬實力”同步推進,努力創建為“四川省藝術特色學校”和“四川省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把沫若中學建設成為人民滿意的高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