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學校創建于1998年,是黃山市第一所以英語教育為特色的十二年一貫制寄宿型市直民辦學校。學校秉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將行知“文化為公”、“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思想具化為“為民辦學、為國育才”的辦學宗旨和“正品行、健身心、求真知”的校訓。八年來,學校由最初賃屋辦學,發展成為擁有34個教學班,師生員工1500多人的現代化學校。
在風景如畫的安徽省黃山市,有一所聲譽鵲起、不斷壯大的民辦學校,原國家副總督學郭振有在視察該校后,欣然題詞:民校明珠,英才搖籃。她就是——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學校。黃山市黃山學校創辦于1998年,是黃山市第一所以英語教育為特色,集小學、初中、高中為一體的十二年一貫制的寄宿型市直民辦學校。學校坐落在黃山之麓,新安江畔,黃山市政府蓮花廣場內。環境優雅,交通便捷。現有師生1500余人,是一所影響遠、質量好、信譽高的學校。
學校以“教育特色鮮明、教學業績突出、社會信譽優良、硬件設施完善”馳名皖南,享譽安徽。2001年7月,被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授予“全國社會力量辦學先進集體”。
2002年12月被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命名為“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實驗學校”。2004年3月被黃山市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單位”。2005年4月被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評為“全國先進集體”。
“優質教育,德育為先;育人育才,修德為上”。學校德育把“教人求真、學做真人”放在優先地位,充分發揮寄宿型學校的優勢,實踐陶行知關于學校生活組織管理的重要觀點,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生活教育模式,在學生中開展系列的育人活動。學校十分重視調動發揮“小主人”“小先生”的作用,推行“學生自治”方略,讓學生“在實行集體自治上來學習集體自治”,培養學生自覺的紀律、自動的能力,尊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把著眼點定位在學生主動成才態度的形成上,使養成教育的過程,成為學生自覺、自主、自強的人格的形成過程。
“優質教育,德育為先;育人育才,修德為上”。學校德育把“教人求真、學做真人”放在優先地位,充分發揮寄宿型學校的優勢,實踐陶行知關于學校生活組織管理的重要觀點,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生活教育模式,在學生中開展系列的育人活動。學校十分重視調動發揮“小主人”“小先生”的作用,推行“學生自治”方略,讓學生“在實行集體自治上來學習集體自治”,培養學生自覺的紀律、自動的能力,尊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把著眼點定位在學生主動成才態度的形成上,使養成教育的過程,成為學生自覺、自主、自強的人格的形成過程。
陶行知先生曾說:優美的環境,應當可以產生最優美的輿論。學校把握“關心學生,關心教職工,關注家長和社會的需要”的校園文化精髓。從文化陣地建設、文化課活動設計,到文化氛圍營造,文化內涵提煉,精心打造體現著“以人為本”的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創設“優美的環境”、產生“最優美的輿論”。濃厚的文化氛圍使學生的特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激發和提升,使得教職工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為學校的長遠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黃山市是正在興起的國際旅游城市,未來的“黃山名人”理應是國際化的人才。為順應黃山未來的需要,學校將英語教育作為特色,并在“理念創新,內涵發展”的基礎上,將目光投向教育發達的地區和國家,借“他山之石”攻素質教育之“玉”,自覺接受先進教育理念的潤澤,把握現代教育的脈搏。
2004年,黃山學校首屆高三在高考中,一炮打響:考生100﹪上高考提檔線,二本上線率55.2%,重點率達27.6%,兩位學生考取中國科技大學,分數堪與省示范高中的優秀學生比肩……2005年,第二屆高三再創佳績,本科上線率50.8%,分別有學生考取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北京體育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然而,這兩屆高三,當年入學優秀學生數僅占全市的1.9%和1.82%。首屆初中畢業生徐杰當上了天安門國旗班副班長;2005屆九年級學生胡穎屢獲黃山市師生主持人才藝獎,并于2005年連獲省級、國家級演講比賽一等獎,被北京某名校附中破格錄取。歷屆初中均取得黃山市中考佳績,升學考試總平均分、提高幅度居黃山市首位、單科成績平均分居市直學校前兩名。小學部“全面加特長”的教育實踐在黃山市首屈一指,各類興趣小組活動開展有序。聲樂組、舞蹈組被黃山市藝術界譽為“黃山市未來音樂家和舞蹈家的搖籃”;少兒棋院和以學校名字命名的圍棋比賽,已成為黃山市少兒圍棋的傳統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