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所學校的聯系電話也不同,同學們一定要提前了解一下學校的具體情況在進行報考。在學習的路上,只有孜孜不倦,盡力拼搏,同學們,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去的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永遠不會失去自己。在校園里,同學們一定要堅信自己的目標,去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磨難與挫折,你就會有所收獲。
佳木斯第一中學國際班招生辦聯系電話:(0454) 8656794
佳木斯第一中學國際班師資
教職工400余人,其中特級教師、全國勞模、全國優秀教師16人,省市級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和優秀教師60余人,高級教師168人。
學校有12名教師去日本、美國、英國、俄羅斯留學,有14人評為全國優秀教師,55人評為省、市優秀教師,有13名教師成為國家、省、市學科帶頭人,有27名教師成為全國、省、市骨干教師。
佳木斯第一中學國際班歷史沿革
建國前,從延安來的老一代革命家、教育家把延安抗大的辦學傳統帶到了學校。始終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從1946年到1949年,學校的德育工作始終堅持培養學生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堅定為解放戰爭服務,為新中國的誕生而獻身的信念。建國后,學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以培養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接班人為指導思想開展德育工作。80年代初期進行了系統的有針對性分層次"三熱愛"教育,80年代后期形成了"三全"德育管理模式,90年代初首創"五心"教育。
上世紀末開展了云環系列教育。學校始終把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作為第一要務,緊緊把握培養什么人這一教育主題,形成了一中德育特色。在教學上,"文革"前主要堅持精講多練,貫徹毛主席少而精啟發式的教學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1999年6月全國第三次教育工作會議之后,在教學上進行了深入改革,堅持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先后進行了分層次教學,探索出了"互動、體驗、感悟、創新"以及基于網絡的自主課堂教學模式,使學校教學工作有了質的飛躍,成為省課程改革樣本學校。
學習就像一只儲蓄罐,你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回饋于你。而你所要做的,就是每天多努力一點點。要知道,人生是需要奮斗的,只有你奮斗了,失敗后才會問心無愧。同學們,在校園里,只要你對未來還有所期望,在學習上就要努力一把,拼命的時候一定不要對自己手下留情。